一、螞蟻的種類
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,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。由于各種螞蟻都是社會性生活的群體,在古代通稱“蟻”。據現代形態(tài)科學分類,蟻可分兩大種群:螞蟻類和白蟻類。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,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最強的生物。螞蟻的壽命很長,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-7年,蟻后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。一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年,甚至50多年。螞蟻的種類雖然眾多,對人類的危害卻不十分嚴重。然而一種新的入侵紅火蟻,卻是對人類最具有破壞力的入侵生物。
紅火蟻工蟻多型,體長2.4-6mm,上顎4齒,觸角10節(jié),身體紅色到棕色,柄后腹黑色。蟻巢向外突起呈丘狀,直徑一般小于46厘米。當蟻丘受到破壞時,入侵紅火蟻將異常憤怒。其可用后腹部的尾刺進攻入侵者,一般被蟄刺后次日會有水皰出現。
紅火蟻的壽命與體型有關,一般小型工蟻壽命在30-60天,中型工蟻壽命在60-90天,大工蟻在90-180天。后蟻壽命在2-6年左右。由卵到羽化為成蟲大約需要22-38天。紅火蟻為單或多后制群體,后蟻每天可最高產卵800枚(IUCN數據,另有論文稱為1500枚),一個幾只蟻后的巢穴每天共可以產生2000-3000枚卵。當食物充足時產卵量即可達到最大,一個成熟的蟻巢可以達到24萬頭工蟻,典型蟻巢為8萬只。紅火蟻入侵住房、學校、草坪等地,與人接觸的機會較大,叮咬現象時有發(fā)生。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過敏反應,甚至導致人類死亡。入侵紅火蟻同時也啃咬電線,經常造成電線短路甚至引發(fā)小型火災。
紅火蟻是應當加以消滅的,但在消滅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本地的螞蟻和其它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一旦破壞了土生螞蟻的棲息地就有可能造成生態(tài)位的空缺,反而有助于入侵紅火蟻的傳播和發(fā)生,因此必須予以認真區(qū)分,尤其是區(qū)分土著火蟻和入侵紅火蟻。
二、紅火蟻的防治
紅火蟻對人的傷害?
紅火蟻腹部末端的螫針 紅火蟻爬上人體皮膚后會螫叮,并注入毒液,使人產生火灼傷般疼痛感,隨后出現如灼傷紅腫,并出現白色的小膿泡。若膿泡破掉,則常常引起繼發(fā)性細菌感染。個別由于多次螫叮會出現全身過敏反應。我省還沒有出現因紅火蟻傷害致死事件。
紅火蟻腹部末端的螫針
被紅火蟻螫叮怎么辦?
蟻叮咬后,用肥皂與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,并可進行冰敷處理,一般可用膚輕松軟膏、皮炎平、皮康霜等含類固醇的藥膏涂抹患部;盡量避免搔抓患部,避免將膿泡弄破,以防傷口的繼發(fā)感染。若多部位受傷或出現全身癥狀、或過敏時,必須馬上去醫(yī)院就診。
用什么方法來消滅紅火蟻?
除掉一個單獨的蟻巢是容易的,但要滅絕整個種群非常艱難。目前美國、澳洲與新西蘭所推薦使用的方法是"二階段處理方法",在紅火蟻覓食區(qū)散布含低毒的滅蟻餌劑, 10~14天后再使用接觸性毒劑施用在獨立蟻巢處理方法,并持續(xù)處理直到問題解決。
在施藥過程中應注意: 使用新鮮的餌劑,置於干燥的地表狀態(tài),餌劑施放后12小時內并無下雨的狀況。并將餌劑 使用在火蟻積極覓食的地點,且禁止將餌劑再混合其他物質如肥料。
請掃描二維碼
獲取聯(lián)系方式